温字五行几画?
“温”字上下结构,上为“宀”下为“温”。 “宀”部属于部首中的“居中”结构,笔画数为4;“溫”字左中右结构,左边“午”的笔画数为7,中间“火”的笔画数为4,右边“文”的笔画数为4,所以“温”字的笔画数为15。 《康熙字典》中有记载:“温”字古文作“溫”、“昷”,偏旁作“溫”。其意思是认为古文中“溫”“昷”的字形和现在写的“温”完全相同。又引明朝张自烈所著《正字通》中说:“温者,阳也,日中也。” 所以从汉字演变来看,“温”字字形一直没有发生变化。在《说文解字》中就记载着:“溫,热也。”可见,汉代的“溫”字写作“溫”,小篆字体中的“溫”字与简体字的“溫”一模一样。 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详细记录了“溫”字的字形演变过程:
以上只是简单的展示了“溫”的古今字形变化,接下来我们看看“溫”在古代文献资料里的字形。 《论语•子罕》有言:“子疾病,闵子骞侍之,恶闻其声。”唐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版本中记载此句:“閔子騫日:‘父為天下,有疾不愈,至為憂痛。’(闵子骞说:‘父亲擔心天下百姓,生病了不能痊愈,讓我為他很擔心。’)
另外一本儒家经典著作《孟子》里也有记载:“今有同室之人斗者,吾去不察,途有所不聞,其曲直未知。”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注解此句时说:“同室者,言此二人之鬥,似有故。然則一人之身,而欲左右俱得其宜,亦猶此人耳。” (这两句话大意为:现在有同一居室的人吵架,我离得远了没有听到,路上又没有遇见他们的其中一方,因此不知道谁对谁错。)
再来看看另一本儒家典籍《礼记•檀弓下》里有“溫”字的记载:“哀公问:‘君子亦有哀乐乎?’孔子曰:‘君子无易色焉,有哀乐焉。’” 东汉郑玄注解说:“樂音岳。謂歌哭之容。”宋代学者程頤註釋説:“‘樂’字當依下‘哀’字改云‘樂’。”他这里的意思是“樂”应为“哀”,因爲“乐”有“悲哀”的意思。
由於古代的“樂”和“哀”都是表示精神情緒的詞,意義都很宽泛,而且都有“喜悦”的意思,常可互換使用。所以我估計“喜”的本义大概就與“樂”的這個意思有关。比如《楚辭•離騷》中有:“樂夫天命復奚疑。”意思就是說:“高高兴兴地順應自然的規律吧,我們還疑惑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