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属五行中的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小时候也问过老师类似的问题。老师说,你是中国人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后来读了点书才知道中国古往今来的学者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它是一个千古难题。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所以有“克出为财”的说法。
但古人发现五行相生是有极限的。比如木生火的极限是一比十;火生土的一比四等等。如果按此计算的话,最终任何两行都可能出现相克的现象。于是古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免相克的产生。 就是五行相乘和五行相侮。
五行相乘的意思就是以强凌弱,比如木克土,但是土克水,而木克水,这样循环下去,每一行都在克制另一行。也就是说只要循环下去,每一个行最后都被克制了。这是古人假设的一个次序。用现代语说就是一个优先级。
五行的相侮就是反向推动。比如水土克火,然而水克火的时候却同时伤害了土,这就是反向推动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是旺?谁是旺者?谁先启动相乘或相侮的程序呢?
古人认为万物都是互相影响的,没有孤立的存在,因此他们假设了一种阴阳五行八卦连环图。其中阴阳是两大支柱,左阴右阳,中间是五行。每一行都有自己的位置并影响着相邻一行。这样就没有哪一个行是先启动的。每一行都在影响周围,进行着相生相克的运动。
木
州,篆书字形,像几案的形状,几案是木头做的,所以属木。本为“周”字的省文,后来“周”字常用,就给它加意符“口”另造了个“州”字。
金
川,象形字,像河水流动的样子,河水是水,所以“川”属水,引申为平地,即平原。“川”与“金”相合,是指水边有金,比如金沙江。
水
淮的古文字像流水行舟的样子,所以“淮”的基本意思是淮水,由淮河引申为泛指河流,河流为“水”,所以淮属水。
火
湖像从上往下倾注水的样子,“湖”与“水”相合,是说大泽内有水,指鄱阳湖。
土
海的甲骨文字形,看上去像是人背着贝壳。贝壳古人常当货贝用(就是钱),这人满身贝壳,说明他很有钱,引申为由贝壳等东西聚在一起之意,“海”有汇在一起的意思,所以“海”字从水从每,“每”通“母”,指母牛。母牛能生小牛,贝壳等东西能汇集一处,都有繁育、聚众的意思,“海”与“土”相合,是指大地有海,指东海。
按古代九州的说法,秦晋属雍州,今陕西山西大部;豫鄂皖苏鲁属兖州,今河南山东大部;浙属扬州,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大部;冀桂属冀州,今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辽宁大部;青属青州,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吉辽属营州(不是九州之一,后加的),今吉林与辽宁;黑属幽州,今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大部;陕属梁州,今陕西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四川。按长江以南有湖海,以北无湖海,长江以南属吉凶,以北属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