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直门是几环?

庄俊伏庄俊伏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东直门(Dongzhimen),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是北京城区的东北门户。东直门街道辖10个社区、3个村,面积4.96平方千米 。2006年,人口约7.8万人。邮编:100027。 (来源于百度百科) 从上面的信息可以看出,东直门属于二环内,但不是内城区。

下面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东直门地区的发展历史,希望对你有帮助~~~ 先秦、汉代时期 东直门一带为燕国郡县之地。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朝廷在今朝阳区东部增设广阳国,封汉宣帝弟弟刘舜为广阳王,辖今朝阳、大兴及通州南部地区;同时,在通州的西北角设呼沱县,属广阳国管辖。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占据冀州之后,派大将张燕讨伐公孙瓒。《后汉书》记载:“张燕率其众万余人,乘虚袭幽州,入呼沱,破北平,遂略蓟中”。这里提到的呼沱即汉代时期的呼沱河,也就是现在的北运河。 张燕所率“其众万余人”的根据地就是今天东直门所在的地区,这一带因此得名“张仪村”,今天的“东直门”可能也是由“张仪村”沿革而来。

唐代、宋代时期 这片地区隶属于燕山府。据载,公元763年唐朝曾在此置雄武军,以镇抚突厥。《唐会要》中称:“幽州都督府之雄武城,本突厥之牙地也……自突厥处此,每岁至幽州市易。其城颇富实。”这里的“雄武城”就在今天的东直门附近。 到了宋朝,这片地区属于京兆府,治所在今天的西安。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攻陷宋京师开封,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北上,北宋灭亡。第二年,北宋宗室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南京应天府和杭州一起被称为南宋两京之一。此时的东直门地区隶属于南宋行在北京东路,为真定府藁城县、宁晋县、巨鹿县界。

元代时期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在东直门及周边地区设立了“草料场”,负责饲养皇宫和马群。元大都在此建立了盐业官营厂灶,专指煮海盐的地方。明代万历年间,太监冯保在这里建立了“内窑”,烧造青花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元末农民起义军徐寿辉建立的天完政权,国都设在今黄冈县(今湖北黄冈),但元朝政府认为天完政权的行动威胁到自己,因此在东直门一带屯兵镇守。

明朝初年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各地大规模编撰地方志,记载当地风土人情。他亲自制定了编写《大明一统志》的体例,并规定凡是府州县城郭形胜、山川原隰(xí)、亭台古迹、姓氏源流以及贡赋、风俗等都要一一记载。这种编纂地方志的方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大明一统志》中这样描述北京的东直门:“东直门在顺承门之东。门外居民鳞次,市廛辏集。然有四寺三冢。故老相传,谓四寺者,曰观音、曰伽蓝、曰宝严、曰崇胜。三塚者,曰金章宗墓、元文宗墓、元顺帝墓。”可见当时的东直门地区寺庙很多,而且已经有了商业街道。

明代的北京东直门与今天的不太一样,它是沿袭了元代的“草料场”而设立的。作为皇家专用畜牧场所,普通百姓是不允许进入其中的,所以也就没有形成居民区。明末诗人袁宏道曾在《午门》诗中提到“荒郊一片黑鬃尘,草料场边马足频”,似乎正可以证明这一点。

清代时期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改建城墙,在旧墙基上重新砌筑。此后直至清末,东直门内外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不过这个时候的东直门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通道,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门了。它位于内城的东南角,与正阳门(前门)相对应,是内城仅有的两座城门之一。 《乾隆京城全图》显示,东直门内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南起正阳门,北至安定门,俗称“皇城根大街”(今天的安定门马路东侧有个小庙,据说就是当年五堂会审的位置)。这条大街两侧有一些店铺,还有两座寺庙,即法源寺和崇善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