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法三章是谁的故事?
刘邦在公元前206年十月,进入咸阳,驻军在霸上。秦王子婴投降,在军门为刘邦牵马。并从自己的家乡丰邑召来亲族,有五百之多。同时释放宫府中的在押人员,还把秦时收藏在府库中的珍宝珠玉分给了随他入关的将士。
不久便听到消息,说各地的贼寇正在打咸阳的主意。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又来报告说他听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作丞相,珍宝全部据为己有。
项羽听到这两个消息后,十分吃惊恼火,让将士在中酒饱饭后,立即出战。他说:“我听说入关中者为王,现在进了关中的是沛公,应该当关中王;现在沛公入关后却收了兵,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说明他没有称王的打算,也没有自立政府,这说明他想和楚军互相结交,所以我决定和沛公联兵灭秦!”
于是,率四十万大军,开往距霸上四十里的鸿门。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听说楚兵来了,十分惊慌,急忙召来张良商议。张良问:“来的是谁的大军?”刘邦说不知道。张良追问道:“是身着铠甲头带铁冠来的吗?”刘邦说不是,是穿着便衣来的。张良这才放心了。刘邦又问:“来的人有多少?”张良说也不知道。刘邦又追问:“是带粮而来吗?”张良说不是。刘邦急了说:“不是兵来粮来,难道是带菜来?”张良说也不是,是空着两手来的。刘邦这才放心,急忙摆酒大宴部将庆贺。
这天夜里,刘邦部下将领先行进发,黎明时在霸上营寨集合,与楚军会师。到了鸿门,刘邦问了一下情况,听说是项羽的军队,这才着急起来,赶忙问张良:“楚军来了多少人马?”张良问:“是穿甲衣来的吗?”刘邦说不是。张良又问:“是带粮来的吗?”刘邦说也不是。张良这才说出实话来:“是兵马来了!”刘邦又慌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张良看出刘邦害怕,就问他:“你和项伯谁的武艺高强?”刘邦说不知道。张良故意激将他说:“以我的愚见,一定是项伯强!”刘邦急了说:“你不要骗我,谁不知项伯是老朽的徒弟,我的武艺怎么会在他之下呢!”张良说:“你的武艺虽强过项伯,但是楚军人多,你寡不敌众,如何抵挡得住呢?”刘邦这才想起去求见项伯。
刘邦在张良、樊哙的陪同下,去楚军中见了项羽。刘邦见到项羽就向他假惺惺地谢罪说:“我跟随将军灭秦,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我自己的军队首先攻进咸阳,现在刚刚收拾房屋,安顿好兵马,准备还去受将军指挥,没有敢自己做主,请罪于将军。”
他又指使张良把入关后情况向项羽做了说明。并说:“今天我入关后,没有敢搜取财物,宫室中府库中封藏的金银重宝,一律未收,封好府库,并等待将军到来。我这次来的部下只是去收拾房屋安顿马匹的,没有敢乱动一草一木。将军听了小人的坏话,竟和臣下结下了怨仇,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他为了表示自己的尽忠和悔过,当着将士们的面杀了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刘邦的这一套真诚态度使项羽很是受用,就留刘邦在鸿门喝酒。这次宴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
刘邦在宴会上诚恳地表示自己尽忠项羽,又给项羽的部将在鸿门摆了酒席,再次表示悔过。他看时机已成熟,便趁宴会还未结束时,就告别项羽赶回灞上。他的部将张良问他:“你要去哪里?”刘邦回答说:“我要去封地,与父老乡亲约法三章。”张良说:“请带上我一起去。”刘邦说:“你还是留下与范增他们喝酒吧,我一人去就行了。大王一定问你,就对他说:刘邦和我都是高祖老友,这次去封地前,给我提了三点要求,一是废除秦国苛刻的法令,再是把财产收归国有,再有就是不能私自经商。”
张良听了,认为很好。刘邦就单身骑马走了。走了四五里,天已明亮,他回头张望,见大军也跟了上来,这才放下心来,径自往咸阳东面的封地去了。
刘邦封地所在的父老乡亲听说刘邦不称王、不自立政府、约法三章的消息后,欢欣鼓舞,都前来欢迎刘邦,欢迎张良。刘邦在父老乡亲的欢迎中,封张良为雍城侯,在封地安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