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的有哪些?
兵不厌诈
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军与驻守陉山南的蔡军对峙。双方刚一交战,齐军大败,溃逃数十里。齐桓公连忙命人收拢溃兵,继续向蔡军挑战。蔡军统帅见齐军屡败来战,深信不疑,放松了警惕。夜幕降临时,他依然带兵住在山脚下的空旷之地,并没有安排哨兵。当天晚上,齐桓公派兵偷袭蔡军营地,蔡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大败而逃。
有诈必防
春秋时期,吴王阖(hé)闾(lǘ)准备联合唐国攻打蔡国。唐国与蔡国本是一对世仇,因此,唐公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吴王的要求。这时,有一个叫唐狡(jiǎo)的大臣知道吴王是个背信弃义的人,便劝谏唐公说:“蔡国,是唐国的大敌,所以,唐国上下愿意和吴王一起攻打蔡国。可是,我听说蔡国有句话叫‘有美恶必有恶美’,意思是说,有好就有坏,有坏就有好,天下没有尽善尽美之事。因此,万不可因为有报仇的机会就轻举妄动。吴国不是大国,却经常和齐、晋、楚等大国抗衡,并且多次出师远伐,这绝不是什么好事。一个国家若是专做投机取巧之事,就不会为守信义而烦劳。所以,吴王是不可同谋大事的主!”
唐公听后,觉得唐狡言之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没有参加吴国攻打蔡国的军事行动。果然,吴军攻灭蔡国以后,回师途中顺路攻打唐国。唐公大惊,后悔没有听从唐狡的意见,于是派人向各诸侯国求援,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
这两则故事里的“诈”讲的都是用狡诈的手段欺骗对方。前一则故事讲的是齐桓公故意用假象欺骗敌人,让他上当而取得胜利,这叫兵不厌诈;后一则故事讲的是唐狡劝谏唐公不要和用狡诈手段欺骗人的吴王搞军事同盟,这叫有诈必防。前一则故事讲的是“用诈”,后一则故事讲的是“防诈”。“防诈”和“用诈”是古人应对欺诈的两种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