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鬼故事的有谁?
有钟馗,有张天师,有唐太宗,有包拯,有乾隆,有一麻面屠夫……
讲啥的都有,有讲捉鬼的,如《钟馗捉鬼》;有讲人变鬼的,如《聂小倩》;有讲人与鬼相恋的,如《连城》;有讲幻化成人的,如《白秋练》……
这些故事都收录在《聊斋志异》中。《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其中写神仙狐鬼花妖的故事有四百篇左右。余下的或讽刺贪官污吏与土豪劣绅,或表现科场失意之士的牢骚满腹,或记述奇闻异事,或揭露社会黑暗,或抒发交友抱负……
聊斋故事篇幅长短不一,短的几百字,长的几千字。其中的“志”是记叙的意思,意指此书是“记叙奇异的故事”。
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除借以宣泄胸中的不平之气外,还批判了社会的黑暗与科举制度的腐败,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反抗礼教的斗争精神,揭露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凶残狠毒的本性,抨击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种种罪行。
如通过狐女青凤爱慕王铭,以及与王铭私相赠芍,终于冲破阻拦,互订盟约的故事,赞扬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贞不渝、争取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通过婴宁“爱笑”的性格及“无子”的结局,表现了对女性解放的一种幻想。“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郭沫若对《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道出了蒲松龄将花妖狐魅人格化、妖媚化的精巧构思,体现了蒲松龄的满腔孤愤,更体现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邃思考和敏锐观察。
《聊斋志异》是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书中有很多故事传入国外,如日本松田省三著的《中国怪异记·聊斋志异篇》、英国德里克·沃恩著的《聊斋志异百图》、美国人马修斯著的《中国的鬼怪和妖魔》、法国人安热尔著的《中国魔怪》……
日本、法国、英国、美国还有人把其中的故事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如《连城》《白秋练》《小谢》《辛十四娘》《翩翩》《绛妃》《鸦头》……
现在,全世界已有四十多个民族翻译出版了不同的本子,它不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著和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国文化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