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生命故事?
贝多芬的一生中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贫困和疾病、社会的不公,使他常常陷入痛苦的深渊,但他对音乐的执著使他始终坚持音乐创作,可以说音乐就是他生命的象征。他的作品中,充满战斗的气息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从他的作品里,我们似乎总能听到一个在绝望中呼喊的心灵。
贝多芬在15岁时就失去了母亲,他的音乐是为社会而服务的,他一生只在15岁时创作过一个小型的弥撒曲,这完全由于他当时是科隆选侯手下的歌手。在后来的整个生涯中,他只是为社会创作。即使在他晚年创作的深沉肃穆的四重奏中,我们也不难感到其中包含着的强烈的市民思想,它们与教堂音乐毫不相干。在贝多芬的心目中有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那就是坚信人民必胜,他用他的音乐鼓舞人民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正如一位音乐史上的专家说的;“在贝多芬身上所体现的古典艺术的最高准则,不仅是纯朴,而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民主并不是对一切问题和事物的平等态度,而是指的无产阶级对富人、弱者对强者、人民对阶级、个人对宫廷的叛逆。”
贝多芬一生饱经风霜,生活坎坷。父亲和养父对他一向看管很严,使他在少年时代就十分孤独。而且父亲是个酒鬼,他常把贝多芬拉出来灌酒,他从12岁开始就担负着养家的重任。17岁他就成年了,他的父亲已经烂醉成疾,难以养活自己,弟弟还小,母亲又早已去世,他成了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后来他到了波恩,在波恩度过了他11年的时光。在那里他过着相当自由的生活,在波恩他还受到了当时欧洲革命中心环境的影响,接触了许多具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使他的思想感情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为他日后成为伟大的作曲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