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孩子五行缺什么?
五行是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 五行学说最初是古代中国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但到后来,它完全被神学所渗透,成为统治者愚弄百姓的迷信工具。 五行的内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基本确定,当时人们把自然界中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视为构成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本身物质基础,并相应地配上了颜色和方位等,并且以五行为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天干地支体系,同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五行相生相克观点等等。
其实关于“五行”这一概念的起源极为古老,《尚书·洪范》里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是现存文献中对五行的最早记载,而在这之前,《左传》有言:“黄帝二十五子孙,其得姓十五人……”这些姓氏中,有五个是以“水火木金土”作为结尾的如姬李姜姚妫等,其中以水为首的,就是后来的“水行”氏族即商族人……五行说与上古时期盛行的大量阴阳观念一样产生于中原地区,后逐渐辐射到整个中国乃至周边国家。 而现代研究认为,五行说的形成是在战国末期,由阴阳家所作。在战国末期的齐国,曾出现过一批研究自然科学的学者群体,统称为阴阳家。他们以研究天文历法为主,同时也从事医学、地理学、数学甚至炼丹术的研究工作,他们的代表作有《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 在《黄帝内经》中,就经常引用阴阳家的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而在《吕氏春秋·仲夏纪·季夏季》里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五行学说的具体内容。五行之间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相生相克,而是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关系网,例如: “木生火,火待王;火生日,日待夕;夕生土,土待辰;辰生水,水生木.故曰:木旺于春,火旺于夏,土旺于四季,金旺于秋,水旺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