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五行里属于什么颜色?
《易经》用五种基本的元素(土、火、木、金、水)来解释宇宙的生成和运行规律,用阴阳两种状态(相当于现代科学的正负电荷)来解释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 五行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人说的“克”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战胜或击败的意思,而是指“克制”、“约束”的意思。所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你死我亡、此消彼长,而是一种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关系。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述就是:五行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偏差的趋势。
在平衡状态下,五种元素在每个物种体内含量相等,处于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如果人体五行失衡了怎么办呢?古中医通过“补”或者“泻”的方法进行调节。所谓“泻”就是破坏或抑制亢奋的五行,使其趋于正常;所谓“补”就是补充人体内虚衰的五行,使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那么,生五行的颜色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这是古代易学与现代科学结合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现代科学中,通常用“能量波”来表示物质的运动状态。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因而质量越大,能量越高。 按这个理论,五种基本元素其实对应着五种不同的能量波。
在阴阳二元论中,阳代表着向上、外放的能量,阴代表向下的内敛的能量。因此五行就可以理解为五个不同属性的能量波,它们分别是: 木——青绿色(发散型) 火——红黄色(扩张型) 土——灰黄(过渡型) 金——白亮色(收敛型) 水——黑蓝色(内向型) 五行的颜色就这样确定了下来。